(相关资料图)
记者获悉,连日来,“丹甲青文——中国汉字文物精华展”正在上海奉贤区博物馆展出。参展的189件文物,来自于全国11个省市的26家文博单位。其中,来自河北的中山王厝夔龙饰铜方壶以及中山篆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此次展览,文物类型涵盖青铜器、陶器、石器、骨器、瓷器、书画、竹木等各个不同时期承载汉字的实物。展览开幕前,夔龙饰铜方壶就备受关注,“出土四十余年首次亮相上海”“中山篆是中国最美古文字”等一系列热门话题不胫而走,众多上海市民慕名而来。
何为夔龙饰铜方壶?作为中山国出土的典型文物,夔龙饰铜方壶是享誉中外的“中山三器”之一。中山国是战国时期由白狄族鲜虞部落建立的国家,它屡亡屡兴,并创造出了独特的文化。国力强盛时有战车千乘,被后人称为“战国第八雄”。20世纪70年代,河北考古工作者在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的考古发掘,将中山国从沉睡中唤醒,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其中的中山王厝铁足铜鼎、夔龙饰铜方壶和胤嗣刻铭铜圆壶被命名为“中山三器”。
“中山三器”不但造型优美,铸造精良,并以长篇铭文著称于世。器上铭文共计1101字,不仅记录了中山国的重要史实,对战国文献研究、古文字考释、书法美学等方面都提供了异常宝贵的资料。如今很多人将这些铭文统称为“中山篆”,并因其挺拔超卓的字体被誉为中国最美古文字。其中,夔龙饰铜方壶造型独特,其铭文多达450字,铭文大意是中山王十四年,中山王命相邦司马谘,择所获燕国之吉金制成此壶。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展览中处处都有“中山篆”的身影。展览名称“丹甲青文”以中山篆写就,博物馆推出的众多文创产品都融入了中山篆元素,主办方还在展厅开设专门区域供书法家书写中山篆。应上海奉贤区博物馆邀请,河北博物院研究馆员郝建文用中山篆为展览题写展标。郝建文说:“中山文物和中山篆在上海如此受欢迎,在意料之中。”当年,他曾随古文字工具书编纂专家张守中进行中山国文物的绘制工作,一手中山篆颇有名气。在他看来,中山篆有种神奇的魅力:“国内外都有大批人士热爱中山篆,得知夔龙饰铜方壶要在上海展出,当地许多朋友都说机会难得,一定要去看看。”
郝建文说:“中山篆已经从古老的青铜器上走下来,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我是平山人,也为石家庄有这么一段辉煌灿烂的历史倍感自豪。”
据了解,此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10月8日。(来源:石家庄日报)